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跟着2017政府工作报告干农业,农民赚钱又有门路了

    信息发布者:Mao都督
    2017-03-07 10:15:43    来源:农卖网   转载

     

    跟着2017政府工作报告干农业,农民赚钱又有门路了!(附要点和补助

     

    3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16年取得的成就,部署了2017年的工作任务,其中一项任务就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报告中说,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具体来说,农民怎么增收?一起看报告中那些真招、硬招!

     

    农民增收

     

    一、致富关键词

     

    1. 粮食优产、粮改饲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扩大优质水稻、小麦生产,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粮改饲试点面积扩大到1000万亩以上。

     

    生产优质农产品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举措。在水稻、小麦方面,中国乡村之声经常发布相关市场价格分析和预测,市场分析师也总是会提到“优质优价”,鼓励农民朋友提高水稻、小麦的质量。从市场来看,质量确实和价格成正比。

     

    而对于“粮改饲”,从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了这一措施。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补贴试点”。农业部开展“粮改饲”试点,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同时也因地制宜,在适合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曾撰文指出,当前发展草食畜牧业,优质饲草料不足是主要制约瓶颈之一,实施粮改饲正好补齐了这块短板;“十三五”期间,青贮玉米面积要增加1600万亩左右,粮改饲将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做出30%以上的贡献。

     

    政策支持&补贴:

     

    根据《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

     

    水稻:巩固北方粳稻产区,稳定南方双季稻生产。到2020年,优质稻比例达到80%。加快选育高产优质高抗杂交稻新品种。同时,加快常规稻品种提纯复壮,提升种植效益。

     

    小麦:在东北冷凉地区、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疆天山北部地区等,适当恢复春小麦。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用于加工面包的优质强筋小麦和加工饼干蛋糕的优质弱筋小麦。带动用于加工馒头、面条的中筋或中强筋小麦品质提升。

     

    玉米:调减籽粒玉米,扩大青贮玉米,适当发展鲜食玉米。到2020年,青贮玉米面积达到2500万亩,鲜食玉米面积达到1500万亩。

     

    饲草作物:以养带种、多元发展。北方地区重点发展优质苜蓿、青贮玉米、饲用燕麦等饲草,南方地区重点发展黑麦草、三叶草、狼尾草、饲用油菜、饲用苎麻、饲用桑叶等。

     

    苜蓿补贴:

     

    2012年起,农业部和财政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支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今年,在河北、天津等14个奶牛主产省和苜蓿主产省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

     

    补贴标准:片区建设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一次性补贴180万元(每亩600元)。

     

    资金重点:用于推行苜蓿良种化、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和加强苜蓿质量管理等方面。

     

    2. 发展优质绿色农产品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好”和“优”,是从去年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开始就围绕着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引导农民按需生产,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农民增收的路子之一。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普通农产品的价格没有什么上涨空间,甚至会有所回落,但是绿色农产品会有比较好的上涨空间。调结构,还是要增加绿色生态,更多的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而不是追求数量。”

     

    政策支持&补贴:

     

    农业部去年印发了《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这是我国重要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

     

    农业部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推进,使“三品一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在较高水平。“三品一标”获证产品数量年增幅保持在6%以上,产地环境监测面积达到占食用农产品生产总面积的40%,获证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具体措施上,农业部要大力开展基地创建,积极推进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适时开展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创建;加强品牌培育,将“三品一标”作为农业品牌建设重中之重;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同级财政部门支持,将“三品一标”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建立或扩大“三品一标”奖补政策与资金规模,不断提高生产经营主体和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发展“三品一标”积极性。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

     

    3. 农产品精深加工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产业链价值链。

     

    多年来,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一直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是今年,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曾指出,“大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不知道您发现了没有,今年和去年的最重要区别在“主产区”三个字。提法的变化意味着思路的微调,那就是要各主产区充分利用自己的产品优势,并通过精深加工把农产品做到“极致”。

     

    政策支持&补贴:

     

    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是指对农产品二次以上的加工,主要是指对蛋白质资源、油脂资源、新营养资源及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这需要较高的技术,通常由企业、农民合作社牵头开发。

     

    农产品初加工是指对农产品的一次性的不涉及对农产品内在成分改变的加工。这部分的实施主体在农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群体。

     

    作为农民,不妨先从初加工做起,再作为农产品资源的提供者融入到精深加工的环节。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